台灣制憲基金會做了個民調,
調查對象為戶籍在台灣地區20縣市且年滿18歲的一般民眾,調查時間為2022年3月15日至3月18日。調查方法採市內電話調查及隨機抽樣法,抽樣方法則採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法。一共完成1114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對戶籍地、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進行多重反覆加權。
得出:
對於中國若對台灣發動侵略,台灣人是否會挺身而出參戰?民調結果顯示,有74.1%民眾表示肯定會,17.3%表示不會.
的結論,有人就此算出
台灣地區總人口23,375,314人,18歲以上人數約19,992,614人×74.1%=14,815,526人。
從上述報告中得知:如果沒有抽樣及回答上的偏誤,在 95% 信賴水準下,估計台灣地區年滿18歲的一般民眾面對「中國若對台灣發動侵略」的態度是願意「挺身而出參戰」的比例最低有 71.2%,最高是 77.0%。這「抽樣無偏誤」指的是以電話抽樣,電訪時對回答對象的選擇,並依人口資料進行「多重反覆加權」確實能代表「台灣地區年滿18歲的一般民眾」;而「回答無偏誤」指的是極高的完成率、實際回答者確實是調查設計依隨機方式選定的回答者、回答確實是回答者當時的態度。
我們很高興看到有至少七成(在 95% 信賴水準之下)的 18 歲以上民眾面對如果共軍侵台,願意挺身參戰的結論。這調查結果表示了什麼?它表示大部分民眾不是抱著逃跑、投降主意,不管是基於個人利益或所謂愛國意識,這結果表示民眾基本上還是願意守住現在生活的地方和生活方式。它表示民眾現階段在面臨共軍侵台時,相信台灣還是可以與之一戰的。不過,這結果並不表示如果共軍真的侵襲台灣,有至少七成願意直面共軍與之博鬥,更不表示確實有至少七成能上戰場。這是解釋上列調查結果不能不注意的:統計只能就數字說話,不要過度解讀。就數字說話時,更要考慮數字的正確性。
就數字說話,我們要注意到 74.1% 是面對「中國若對台灣發動侵略……」這個問題的回答,而且還要看問題的後半句話是怎麼問的。問「你會挺身而出參戰嗎」和「你認為台灣人會挺身而出參戰嗎」是天差地別的。在「你會挺身而出參戰嗎」和「你會或不會挺身而出參戰」兩個問句之間也會有巧妙的差異。「你願意上戰場嗎」、「你會上戰場嗎」、「你願意上前線直面共軍嗎」等等不同問句,都將得到不同結果也與之前的問句不同,甚至結果可能有不小的差別。「你會(列出幾個可能的反應供選擇)」的問法又將是另一種結果。所以說統計資料蒐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設計一個調查在抽樣設計、調查方式、問卷或記錄表設計等等各方面都要各方面的人共同討論才能得到一個可用的方案,更要謹慎執行最終才能獲取可用的資料。經整理計算之後審慎解讀才不會使統計數字成為垃圾或成為該死的謊言。
「你會挺身而出參戰嗎」是關於某一特定情況「中國若對台灣發動侵略」的反應,是一種態度的表現。不同的問法會影響態度表現的數字結果。而如果共軍真的侵台了,民眾具體會有什麼反應採取什麼行動又是另一回事。態度與行為之間不一定一致,或者可能有相當大比例的不一致。如果共軍此刻侵台,執政者可能藉著這「民意」所展現出來的態度發動某些政治口號來鼓動民心,但沒人可肯定說有 1 千 4 百萬人可能上戰場或至少願意上戰場。面對「如果 ...」的假設性問題所做的意向表示和「如果」的假設情況實現時的行為意向是兩回事,由意向再到具體的行動又是不同的。有可能現在回答「願意」挺身而出參戰的,事到臨頭了第一個逃避或投降,也有可能現在說不會挺身而出參戰的屆時積極幫助反抗甚至直接上前線了。
不同立場的政党、政客可能基於自身的利益對民意調查結果有不同解讀,並進而向民眾傳達他們的觀點;社會學家可能對民意調查的結果基於他們對社會結構的認知及對民心的掌握也有不同的解讀,從而可能對社會大眾或對涉政團體有話要說。但對於身為統計人的我而言,只能說:就數字說話。對數字背後可能的真實心態,可能有所猜想,但卻不宜多說,因為沒有資料。統計人員只能就資料說話;資料之外有所忖度,也需要讓讀者知道那是你個人的猜想。
留言列表